金沙9570登录入口 - 欢迎光临

索引号:012187001/2022-02690

发布机构:永年区统计局

名称:2022年上半年 全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

文号

主题分类

发布日期:2022-07-26

效力状态:长期

2022年上半年 全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

   今年上半年,全区总体经济形势运行良好,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市位次好于一季度。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全区GDP完成143.2亿元,同比增长4.8%,增幅居全市第2位。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9.7亿元,同比增长4%;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60.3亿元,同比增长6.4%;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3.2亿元,同比增长3.6%;三次产业比例为20.8:42.1:37.1。

   一、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分析

   (一)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增长。上半年,全区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49.1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3.8%。其中,夏粮总产值7.2亿元,可比价增速1.0%;蔬菜总产值27.7亿元,可比价增速4.7%;牧业总产值12.4亿元,可比价增速3.3%;渔业总产值0.6亿元,可比价增速7.0%。夏粮再获丰收。夏粮播种面积50.8万亩,比上年增长4.7%;平均亩产527.0公斤,增长8.0%;总产量26.8万吨,增长13.0%(夏粮采用上报数据)。畜牧业生产稳中向好。上半年,猪牛羊禽肉产量21948吨,同比增长0.6%;其中猪肉、牛肉、羊肉、禽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.3%、-6.8%、15.8%、-2.7%。牛奶产量11995吨,同比增长18.0%;禽蛋产量55249吨,同比增长10.2%。蔬菜生产稳定增长。蔬菜播种面积16.3万亩,总产量76.7万吨,同比分别增长4.8%、6.0%。水果生产大幅下降。水果总产量522吨,增长-41.3%。畜牧、蔬菜两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81.7%。

   (二)规上工业运行稳定增长。1-6月份,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6.4亿,同比增长16.1%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.4%,增幅居全市第2位。一是七成以上行业生产实现增长。1-6月,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17个行业大类中,12个行业实现增长,增长面为70.6%。在所有行业中,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,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,通用设备制造业,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,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6个行业拉动作用较大,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7.5个百分点,贡献率达108.6%。二是近六成产品产量保持增长。在全区统计的28种产品产量中,有17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,增长面为60.7%。变压器产量实现三位数增长,金属紧固件、商品混凝土、锻件、食品均实现两位数增长。三是重点企业是拉动增长的重要力量。河北永洋特钢集团有限公司,河北天创管业有限公司,企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,河北华燃长通燃气有限公司,河北高晶电器设备有限公司,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六大企业,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5.6个百分点,贡献率达到96.9%。

   (三)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。上半年,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0.9亿元,同比增长1.9%,增幅居全市第11位,较一季度提升6个位次。其中,批发业销售额完成49.2亿元,同比增长8.2%;零售业销售额完成36.5亿元,同比增长5.0%;住宿业营业额完成0.35亿元,同比增长2.0%;餐饮业营业额完成4.1亿元,同比增长0.9%。一是批发业保持较快增长。增幅居全市第6位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,增速分别高于其它三个行业3.2、6.2、7.3个百分点。二是乡村消费市场活跃。1-6月份,城镇地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7.7亿元,同比增长8.4%,高于一季度2个百分点,乡村地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0.9亿元,同比增长47.8%,高于一季度13.2个百分点。乡村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出城镇39.4个百分点,市场活力强于乡镇。三是疫情过后,居民热情高涨,消费反弹。1-6月份,我区商超参加了全市“邯郸幸福欢乐购”活动,在统的16个类值中,有13个类值呈不同程度的正增长。其中日用品类同比增长57.5%,烟酒类同比增长54.0%,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46.4%。

   (四)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缓。1-6月份,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.7亿元,同比增长6.7%,增速较1-5月份下降1.6个百分点,全市排名第13位。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66.6亿元,同比增长5.2%,拉动增长4.7个百分点;房地产投资完成9.1亿元,同比增长18.7%,拉动增长2个百分点。三次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38.4%,仍保持高速增长;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7.7%,比重下降7.4个百分点,增速和比重均有明显下降;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.7%,随阶段性疫情逐渐消除,第三产业投资增速较5月份明显加快。从构成看,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11.9%,拉动增长9.6个百分点,建安投资增速和拉动增长点较5月份有所下降;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-41.2%,拉动投资下降5.1个百分点,设备工器具投资短板仍没有明显改观;其他费用增长32.6%,拉动增长2.2个百分点,其中房地产投资中的建设用地费同比增长96.3%。

   二、存在问题

   (一)农林牧渔业:牧业拉动作用不足。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49.1亿元,其中畜牧总产值12.4亿元,占比重25.3%。从全市甚至全省发展形势来看,近几年畜牧业发展后劲较大,全市畜牧业发展速度大都保持两位数增长。但永年区目前现状是畜牧业占比重小且增速低于全市大部分县区。

   (二)规上工业:一是恒永公司由于同行业激增,市场竞争激烈,口罩订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,防护服订单也大幅锐减,1-6月产值同比下降54%,向下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1.5个百分点。 二是企业转型升级困难较大。受资金、技术、市场等因素制约,企业要实施技改、开发新产品等,进一步转型升级,拓展发展空间困难大,发展后劲不足。我区工业企业主要以紧固件制造为主,生产经营模式较固定,转型存在一定瓶颈三是全区1-6月无新建投产入统企业,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增长点,经济发展后劲不足。

   (三)贸易:一是汽车类消费有所恢复,但增长乏力。1-6月份,汽车类商品销售额同比下降3.9%,较一季度,降幅减小6.3个百分点,但总体来看仍处于下行趋势。汽车行业销售后劲不足,销售乏力。二是受疫情影响,餐饮行业增速偏低。我区于4月初开始封控,只有少数企业为疫情工作人员和征用酒店提供餐饮,4月下旬餐饮行业可以提供外卖,5月下旬才开始堂食,整体受疫情影响较大,营业额减少。三是石油及制品零售和医药及器材类消费是我区短板,石油及制品零售类消费对应的法人企业是7家加油站,1-6月份零售额占我区限上零售额的7.9%,医药及器材类对应的法人企业是2家药房,1-6月份零售额占我区限上零售额的1.1%。

   (四)固定资产投资:一是工业投资增速下降明显。1-6月份工业投资完成35.6亿元,同比增长-7.7%,工业投资首次出现负增长。七大主导行业中的钢铁工业、装备制造业、医药工业降幅靠前,增速分别为-33.7%、-13.9%、-100%。二是大项目支撑乏力,项目规模不大。全区建设项目中,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完成投资下降3%;亿元以上在建项目完成投资下降12.2%。项目谋划预期保守,建设项目计划清单中小投资额项目居多。三是凭证准备不及时,质量堪忧。主管部门及项目业主对凭证工作不够重视,对有关凭证搜集的制度、规定研究不够,上报凭证普遍存在合同雷同、建设内容不明确、计价明细要件缺失、单位投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,并且部分单位开网前未及时上报或修改项目凭证,存在数据上报后被核减的风险。

   三、下一步措施

   (一)农林牧渔业:加大对牧业养殖的支持力度从两年数据来看,永年区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减小。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养殖行业更大的支持,督促相关业务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发展畜牧养殖,使养殖行业规模迅速发展壮大,提高永年区畜牧业产值在第一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,利用畜牧业的高速发展优势拉动永年区第一产业快速增长。

   (二)规上工业:一是加大工业企业入统。加强对培育企业的指导帮扶。对于符合入统条件的企业及时指导申报入统,确保应统尽统。二是加强数据审核力度,要求企业依法依规如实填报统计数据,避免企业漏填漏报,做好相关培训指导工作,真实反映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。三是提升上报数据凭证质量。严格落实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要求,联合乡镇主管部门有效监督工业企业,完善相关原始凭证记录和统计台账,做到数出有据,确保第一时间通过省、国家查核验收。

   (三)贸易:一是狠抓企业入统。增加企业数量,以增量带总量,用新增企业带动销售数据的持续平稳增长。对达到限上标准的个体户,给予一定奖励,鼓励“个体转企业”,对经营规模相对稳定的法人企业,建立长期监控机制,达到入统标准后及时入统。推进月度入统,发挥新开业企业纯增量拉动作用。二是继续推进汽车消费政策落实,稳定传统消费,对市场份额占比较大的汽车企业实施帮扶,促使其可持续增长。使我区汽车类消费跟上全市形式,实现向好发展,拉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快速增长。三是培育发展新动能,挖掘石油及制品类和医药及器材类企业,了解企业经营状况,解决问题,弥补市场短板,为消费市场发展增添后劲。

   (四)固定资产投资:一是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管投资意识,认真梳理行业部门的项目清单,摸清本部门所负责项目的进展情况,狠抓全区省、市重点项目建设,促使尽快形成更多实物量,为投资增长提供行业保障。二是联合自规局、发改局对2020年到2022年我区的土地招拍挂清单及土地财政票据进行梳理,认真核对是否存在遗漏项目或在建项目漏报建设用地费情况,提醒相关部门查漏补缺,确保有效投资应统尽统。三是狠抓项目入库关和凭证审核关,认真落实省市会议精神,严把项目入库和退库关,积极协助相关单位做好项目入库资料准备、现场照片拍摄等工作,争取更多更好项目及时入库。同时严格凭证审核,聚焦凭证之间的合理性,关注省市凭证审核的重点和变化,加强对上沟通和对下反馈,确保项目投资不因凭证问题被退回。